讚屍末日

無論你是剛踏入行銷領域的小小編,或是資深的臉書經營者,應該都發現臉書在粉絲團洞察報告發的這個通知:

 

我們最近更新了測量有多少人對你粉絲專業說讚的方式。粉絲專業的讚(數)可能再3月12日之後減少,因為我們移除了停用之Facebook帳號的讚。

 

這是什麼意思呢?  

馬克決定要殺掉殭屍粉絲了!

 

 

Facebook即將進行「假帳號、假粉絲」清理工作

臉書公布將在3月12日開始要進行「假帳號」、「假粉絲」的清除,以及對粉絲團內按「讚」行為可疑、活動記錄異常的帳戶進行清查與刪除。此舉將會造成許多臉書粉絲團粉絲人數銳減、甚至被移除的狀況。

 

你的粉絲團內也有「假帳號」、「假粉絲」嗎?他們也許就是你花錢,買來按讚的「幽靈帳號」、「殭屍粉絲」,他們活躍比例低,按完「讚」後隨即消失,不會再與粉絲頁有所互動。在台灣「買讚數」已經不是個祕密,這些累積起來的讚數都將成為這次臉書首「砍」對象。

 

但別以為受害者只有臉書使用活耀台灣,在美國臉書已對異常頁面流動的千萬粉絲團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,像是女神卡卡(Lady Gaga)的粉絲團在那次清除下被刪除了3萬多名粉絲,就連知名遊戲「德州撲克」(Texas HoldEm Poker)也被砍了將近10萬名粉絲。

 

 

「假帳號、假粉絲」炒做真的有幫助嗎?

粉絲團自成立開始,一個個粉絲累積。許多粉絲團操作者覺得自然成長的粉絲數過於緩慢,決定先買幾千個假粉絲,累積好看的表面「信譽」,再進階催生真實粉絲。

 

有了需求,就有了提供。買讚數的效果也確實讓成現的數字漂亮。假粉絲操作者,為了避免「幽靈帳號」一眼被臉書看穿、刪除,所以到處幫各種粉絲團按讚, 製造「有效用戶」的感覺,才得以維持帳號,也才能賣假粉絲給粉絲團賺錢。那既然按讚這個動作可以讓臉書賺到廣告費,也能讓粉絲團賺到讚數,一舉好幾得,有何不可?臉書在反對什麼?

 

原因就是你我都很清楚的,這樣的炒作無法協助真正的商業目的。對你的品牌與粉絲團而言,表象上的粉絲人數上漲,但粉絲活躍比例低,影響與結果都是短暫的,長期下來黏度降低,最後連帶廣告投放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差,導致粉絲團必須花更多錢,在每一則曝光度不佳的貼文上才能達到你要的成果。

 

而對臉書而言,在網路世界裡,道高一尺魔高一丈。臉書面對自己營收(大多數來自各大小品牌付的廣告費)日趨下滑的情況,快馬加鞭刪除幽靈帳號,這同時也暗示著未來經營粉絲團,唯有持續發佈有質量的貼文,長期正派經營,利用正當管道接觸真實用戶,才能讓品牌與粉絲建立緊密且永久的關係。

 

該何去何從?未來經營粉絲團的方向

在粉絲團上發一篇貼文,如果妳的粉絲願意去「分享」它,則這篇貼文的效果將大於一篇僅有「留言」的貼文。而一篇有「留言」的貼文效果也遠遠大於一篇僅有「按讚數量」的貼文。也就是說,按讚的數量效果只停留於「好看」,實際沒有太大的用處,想要讓貼文有效果,要想辦法讓粉絲「分享」或「留言」。

 

如何讓粉絲主動「分享」或「留言」?這就攸關你貼文「內容」的品質。真正對粉絲、消費者有價值的內容,才能吸引到他們的目光,並與品牌&粉絲團作互動,最後才能驅使客人採取接下來的獲利行動。

 

臉書貼文內容是一個與粉絲溝通,但不做任何商業行為(銷售)的藝術;這些貼文的行銷內容是一種「不礙眼」、「不突兀」的存在,因為它不推銷產品、服務,只單純的傳送對粉絲來說有用的資訊。

優質貼文內容的概念,就像我們平常說的「內容行銷」,它的精髓在於一個長期投資信念:如果粉絲團持續地、不間斷地溝通有價值的資訊給粉絲(潛在客戶),粉絲最終會將投以回報,成為客戶。而事實也是如此,國際性的大企業,如微軟、蘋果、可口可樂,均熱愛使用內容行銷,因為它行之有效。

其實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?回歸粉絲團真正的用意,聚集有相同興趣的朋友互相認識、討論、參與,這步才是社群的真諦嗎?馬克,這步走對還是走錯?我們繼續看下去吧。

 

 

版權歸艾爾森數位所有,轉載請告知並註明,圖片為網路截取後製,若有侵權請來信。

若您有任何內容行銷、臉書經營與廣告或社群行銷相關問題,都可以隨時連絡我們。

 rwd@qredc.com.tw       //     02-27294900       //      LINE:@qredc

 

了解更多:http://www.qredc.com.tw/

blog聯絡

 

arrow
arrow

    節奏藍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